201. AD017 通常( C )剖面的金刚石钻头多用于硬质砂岩.致密白云岩等硬地层。
(A) 双锥阶梯形 (B) 双锥形 (C) B型 (D) 楔形
202. AD018 早期的PDC钻头适用于( A )地层。
(A) 软到中硬 (B) 硬 (C) 研磨性较高的 (D)坚硬
203. AD018 在下入PDC钻头前,若上一个钻头损坏比较严重或因严重损坏而导致直径减小,要用( B )处理井眼。
(A) 磨鞋 (B) 磨鞋和打捞蓝 (C) 打捞篮 (D) 扩眼器
204. AD018 在PDC钻头入井前,需查看钻头的( D )等部位。
(A) 直径 (B) 螺纹 (C) 喷嘴 (D) 上述三项
205. AD019 PDC钻头下井时,如果需要在缩径井段扩眼,须向上提方钻杆,并尽可能加大排量,以约( B )的转速,使钻头缓慢地穿过缩径井段。
(A) 30r/min (B) 60r/min (C) 90r/min (D) 120r/min
206. AD019 如果下PDC钻头时需要在缩径井段扩眼,须向上提方钻杆,钻压不大于( B )。
(A) 5kN (B) 10kN (C) 20kN (D) 30kN
207. AD019 钻头到达井底后,将钻头上提适当距离,循环钻井液,并缓慢转动( B ),以确保井底干净。
(A) 3min (B) 5min (C) 15min (D) 30min
208. AD020 PDC钻头在软地层钻进时,一般转速在( C ),效果最好。
(A) 80~100r/min (B) 100~120r/min (C) 100~150r/min (D) 150~180r/min
209. AD020 PDC钻头开始钻进前要用( C )的钻压在井底造型,一般钻进0.5~1m。
(A) 3kN (B) 5kN (C) 10kN (D) 20kN
210. AD020 在硬地层中,井底造型完成后,可适当提高钻速,一般为( B )。
(A) 50~60r/min (B) 80~100r/min (C) 100~120r/min (D) 120~150r/min
211. AD021 PDC钻头出现泥包后,其现象一般是钻速突然( B ),泵压( B )。
(A) 下降,下降 (B) 下降,上升 (C) 上升,上升 (D) 上升,下降
212. AD021 PDC钻头出现泥包后,可把钻头提离井底,然后在大排量和正常转速下,把钻头恰好送到井底,并停留( B ),让钻井液充分清洗钻头。
(A) 5~10min (B) 10~15min (C) 15~20min (D) 30min
213. AD021 PDC钻头复合片被磨损变钝的信号是钻速和扭矩( B )。
(A) 突然上升 (B) 突然下降 (C) 不变 (D) 下降和上升
214. AD022 钻柱在井下受到的轴向拉力主要由( B )所产生。
(A) 钻柱的浮力 (B) 钻柱自身的重力 (C) 摩擦力 (D) 速度变化
215. AD022 钻柱( A )以上的部分承受拉力,以下的部分承受压力。
(A) 中和点 (B) 中性点 (C) 弯曲点 (D) 拐点
216. AD022 钻柱工作时其严重的受力部位是( D )。
(A) 井口处钻柱 (B) 下部钻柱
(C) 中和点附近钻柱 (D) 上述三个部位
217. AD023 大多数钻柱的破坏发生在距接头( D )以内的部位。
(A) 0.5m (B) 0.8m (C) 1m (D) 1.2m
218. AD023 钻柱的疲劳破坏有( A )三种破坏形式。
(A) 纯疲劳、伤痕疲劳和腐蚀疲劳 (B) 纯疲劳、电化学疲劳和化学疲劳
(C) 纯疲劳、伤痕疲劳和电化学腐蚀疲劳 (D) 应力疲劳、伤痕疲劳和腐蚀疲劳
219. AD023 钻铤的破坏通常发生在( B )。
(A) 本体 (B) 螺纹连接处 (C) 钻铤中部 (D) 距两端1.2m处
220. AD024 起钻时,( A )检查钻具是否弯曲。
(A) 井架工 (B) 内钳工 (C) 外钳工 (D) 司钻
221. AD024 起钻时,内钳工检查钻具内螺纹;外钳工检查钻具外螺纹;内、外钳工共同检查钻具有无( B )等情况。
(A) 弯曲 (B) 损伤和刺漏 (C) 标号 (D) 钢级
222. AD024 井场存放钻杆时,两端悬空长度不得超过( C )。
(A) 1m (B) 1.2m (C) 2m (D) 3m
223. AE001 钻井工作要求柴油机具有足够的功率,功率一般在( C )。
(A) 600~1000kW (B) 1000~1200kW
(C) 1103~2942kW (D) 2942~4000kW
224. AE001 钻井工作要求柴油机具有良好的超载性能和( B )的调速范围。
(A) 较窄 (B) 较宽 (C) 可变 (D) 一定
225. AE001 石油钻井用柴油机的最低稳定转速至最高稳定转速的范围要( B )。
(A) 小 (B) 宽 (C) 不变 (D) 窄
226. AE002 柴油机是将热能转化为( B )的机械。
(A) 电能 (B) 机械能 (C) 化学能 (D) 光能
227. AE002 钻井柴油机是通过( C )工作过程来满足燃料燃烧条件的。
(A) 二个 (B) 三个 (C) 四个 (D) 五个
228. AE002 柴油在汽缸内燃烧,将燃料的( A )转化为热能。
(A) 化学能 (B) 内能 (C) 机械能 (D) 位能
229. AE003 钻井柴油机的工作过程是( C )。
(A) 进气过程 (B) 压缩过程 (C) 燃烧膨胀过程 (D) 排气过程
230. AE003 柴油机喷油系统将柴油喷散成( C ),以保证燃料与新鲜空气均匀混合,得到充分和完善的燃烧。
(A) 油珠状 (B) 烟状 (C) 雾状 (D) 射流
231. AE003 对柴油机而言,压缩后的空气温度,必须超过柴油的( C )温度。
(A) 汽化 (B) 着火点 (C) 自燃点 (D) 沸点
232. AE004 柴油机的冲程等于曲柄半径的( A )。
(A) 2倍 (B) 3倍 (C) 4倍 (D) 1倍
233. AE004 柴油机的压缩比是( A )之比。
(A) 汽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 (B) 汽缸总容积与工作容积
(C) 燃烧室容积与汽缸总容积 (D) 工作容积与汽缸总容积
234. AE004 一般四冲程柴油机的平均有效压力为( A )。
(A) 0.69~2.4MPa (B) 1.0~2.4MPa
(C) 1.2~2.4MPa (D) 1.8~3.6MPa
235. AE005 在工作冲程,当活塞( D )时,喷油器即开始将燃油喷入汽缸。
(A) 开始下行 (B) 开始上行 (C) 下行即将终了 (D) 上行即将终了
236. AE005 在压缩冲程,活塞( B ),使汽缸内空气的温度和压力升高。
(A) 下移 (B) 上移 (C) 上行即将终了时 (D) 下行即将终了时
237. AE005 单缸四冲程柴油机完成了一个工作循环,曲轴转角为( C )。
(A) 270º (B) 360º (C) 720º (D) 1080º
238. AE006 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作用是按照柴油机工作过程的需要,定时向汽缸内喷入( C )的燃油,并使它雾化良好,与空气形成均匀的可燃混合气。
(A) 大量 (B) 较小数量 (C) 一定数量 (D) 少量
239. AE006 柴油机一般由两大机构,( D )大系统组成。
(A) 两 (B) 三 (C) 四 (D) 六
240. AE006 配气机构与进.排气系统的作用是( C )地排出废气,吸入新鲜空气,提供燃料燃烧所需要的氧气。
(A) 大量 (B) 较大数量 (C) 定时 (D) 及时
241. AE007 Z12V190B型柴油机的汽缸直径是( C )。
(A) 12mm (B) 120mm (C) 190mm (D) 210mm
242. AE007 Z12V190B型柴油机的活塞行程是( D )。
(A) 12mm (B) 120mm (C) 190mm (D) 210mm
243. AE007 Z12V190B型柴油机的汽缸排列为V型,夹角是( B )。
(A) 30º (B) 60º (C) 90º (D) 120º
244. AE008 Z12V190B型柴油机机体上部的汽缸体每排上有( C )汽缸套孔座。
(A) 2个 (B) 3个 (C) 6个 (D) 12个
245. AE008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柴油机使用期限的是( C )。
(A) 机体 (B) 曲柄 (C) 汽缸套 (D) 活塞
246. AE008 Z12V190B型柴油机的机体为( B )结构。
(A) 整体锻造 (B) 整体铸造 (C) 分体式 (D) 焊接
247. AE009 Z12V190B型柴油机曲柄连杆机构把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变为曲柄的( B )运动。
(A) 直线 (B) 旋转 (C) 螺旋 (D) 间歇
248. AE009 柴油机的曲柄连杆结构主要包括( D )和飞轮等。
(A) 活塞组件 (B) 连杆组件 (C) 曲柄组件 (D) 上述三项
249. AE009 与柴油机汽缸盖、汽缸套组成气体压缩、燃料燃烧、气体膨胀空间的是( A )。
(A) 活塞组件 (B) 连杆组件 (C) 曲柄组件 (D) 配气组件
250. AE010 柴油机配气机构气门的功用是控制( A )。
(A) 进排气道的开启和关闭 (B) 排气道的开启
(C) 排气道的开启和关闭 (D) 进气道的开启和关闭
251. AE010 柴油机( A )的功用是把新鲜空气经过滤器净化后,送入汽缸内,以满足柴油机工作过程中所需要的空气。
(A) 进气系统 (B) 排气系统 (C) 配气机构 (D) 增压系统
252. AE010 柴油机( B )的功用是排出柴油机燃烧后的废气,降低噪音,增加安全性。
(A) 进气系统 (B) 排气系统 (C) 配气机构 (D) 增压系统
253. AE011 ( A )是柴油机的心脏,是燃料供给系统中最重要的部件。
(A) 喷油泵 (B) 输油泵 (C) 调速器 (D) 供油泵
254. AE011 将柴油机燃油箱内的柴油提高到一定的压力,克服其通过滤清器的阻力,保证连续不断的向喷油泵疏松足量柴油的是( A )。
(A) 输油泵 (B) 喷油泵 (C) 调速器 (D) 高压油泵
255. AE011 济柴190系列柴油机的喷油泵,均通过喷油泵传动装置横置于机体( B )。
(A) 固定端罩壳上 (B) 自由端罩壳上 (C) 自由端 (D) 固定端
256. AE012 Z12V190B型柴油机采用( A )相结合的复合式润滑形式。
(A) 压力润滑和飞溅润滑 (B) 压力润滑和点滴润滑
(C) 点滴润滑和飞溅润滑 (D) 油池润滑和飞溅润滑
257. AE012 在柴油机启动前,将机油压送到各摩擦表面,以保证柴油机在启动过程中各摩擦表面具有必要润滑的是( B )。
(A) 供油泵 (B) 预供油泵 (C) 机油泵 (D) 喷油泵
258. AE012 济柴190系列柴油机采用( B )机油泵。
(A) 涡轮式 (B) 齿轮式 (C) 链轮式 (D) 转子式
259. AE013 济柴190系列柴油机采用( C )冷去方式。
(A) 气冷式 (B) 水冷式 (C) 强制水冷式 (D) 强制气冷式
260. AE013 济柴190系列柴油机的冷却系统主要包括( D )、空气中间冷却器等零部件。
(A) 水泵.风扇 (B) 机油冷却器 (C) 冷却管系 (D) 上述三项
261. AE014 柴油机的冷却系统一般采用( B )水泵。
(A) 活塞式 (B) 离心式 (C) 柱塞式 (D) 齿轮式
262. AE014柴油机增压系统的功用是在汽缸容积不变的情况下,通过( C )增加充入汽缸内的空气量,加之喷入相应多的燃油,达到增加柴油机输出功率的目的。
(A) 降低进气压力 (B) 提高排气压力 (C) 提高进气压力 (D) 降低排气压力
263. AE014 常见柴油机的安全保护装置有油压低自动停车装置.( D )等。
(A) 超速安全装置 (B) 防爆装置 (C) 怠速安全装置 (D) 选项A和B
264. AE014 当运行中的柴油机机油压力低于规定的最低极限值时,能够自动地切断喷油器进油油路,迫使柴油机停车,从而防止因润滑不良造成重大事故的是( A )。
(A) 油压低自动停车装置 (B) 超速安全装置
(C) 防爆装置 (D) 怠速安全装置
265. AE015 Z12V190B型柴油机采用电动机启动,如果手按启动按钮( A )后,柴油机扔不能点火启动时,应松开按钮。
(A) 5s (B) 15s (C) 30s (D) 60s
266. AE015 柴油机若连续( B )不能启动时,应停止启动,检查不能启动的原因,排出故障,再进行启动。
(A) 2次 (B) 3次 (C) 4次 (D) 5次
267. AE015 Z12V190B型柴油机采用气马达启动时要注意气源压力应在( C )。
(A) 0.196~0.294MPa (B) 0.294~0.588MPa
(C) 0.588~0.881MPa (D) 0.881~1.2MPa
268. AE016 新柴油机初期运行( B )后,应更换全部机油并清洗油底壳和机油滤清器。
(A) 10h (B) 50h (C) 100h (D) 200h
269. AE016 柴油机长期运转时,应以( C )额定功率为宜。
(A) 70% (B) 80% (C) 90% (D) 95%
270. AE016 柴油机以额定功率工作时,连续运转时间不得超过( C )。
(A) 4h (B) 6h (C) 12h (D) 24h
271. AE017 停车时,应逐渐地卸去负荷,逐渐的降低转速,待油温,水温降至( A )时,再关闭油门停车。
(A) 50~60℃ (B) 40~50℃ (C) 60~70℃ (D) 70~80℃
272. AE017 柴油机停车的具体步骤是:卸去负荷,逐渐降低转速.怠速运转( C ),使各部分慢慢冷却到规定温度,再将停车手柄扳到停车位置。
(A) 1min (B) 2min (C) 5min (D) 15min
273. AE017 当柴油机的冷却水中断或出水温度超过( D )时,要紧急停车。
(A) 60℃ (B) 70℃ (C) 8℃ (D) 100℃
274. AE018 G12V190ZLD柴油机是适合( A )钻机的柴油机。
(A) 电动 (B) 机械 (C) 齿轮 (D) 链条
275. AE018 G12V190ZLD柴油机使Z12V190B柴油机的功率提高了( C )。
(A) 5% (B) 8% (C) 13% (D) 20%
276. AE018 G12V190ZLD柴油机柴油机的持续功率为( C )。
(A) 882kW (B) 794kW (C) 1000kW (D) 1200kW
277. AE019 济柴3012型柴油机额定转速为( C )。
(A) 1000r/min (B) 1200r/min (C) 1500r/min (D) 1800r/min
278. AE019 济柴3012型柴油机额定功率为( D )。
(A) 882kW (B) 794kW (C) 1000kW (D) 1200kW
279. AE019 济柴3012型柴油机的冷却方式为( B )。
(A) 强制风冷 (B) 强制水冷 (C) 强制油冷 (D) 强制气冷
280. AE020 卡特3512TA.3512B柴油机汽缸数为( C )。
(A) 6缸 (B) 8缸 (C) 12缸 (D) 16缸
281. AE020 卡特3512TA.3512B柴油机的额定转速为( C )。
(A) 1000r/min (B) 1200r/min (C) 1500r/min (D) 1800r/min
282. AE020 卡特3512TA.3512B柴油机的缸径为( B )。
(A) 170mm.180mm (B) 170mm.190mm
(C) 190mm.200mm (D) 170mm.210mm
283. AE020 卡特3512TA.3512B柴油机的额定功率为( A )。
(A) 1022kW.1280kW (B) 1000kW.1200kW
(C) 1280kW.1022kW (D) 1280kW.1000kW
284. AE020 卡特3512B柴油机的燃油喷射系统采用电喷式喷嘴,喷油压力可达到( A )。
(A) 10~11MPa (B) 100~110MPa (C) 120MPa (D) 150MPa
285. AE021 底特律4000系列柴油机缸径为( B )。
(A) 170mm (B) 165mm (C) 180mm (D) 190mm
286. AE021 底特律4000系列柴油机的冲程为( B )。
(A) 170mm (B) 210mm (C) 200mm (D) 190mm
287. AE021 目前,用于油田电动钻机的底特律4000系列柴油机的额定转速为( C )。
(A) 1000r/min (B) 1200r/min (C) 1500r/min (D) 1800r/min
288. AF001 实际电路包括( A )3个要素。
(A) 电源、负载和中间环节 (B) 电源、负载和开关
(C) 电源、负载和电线 (D) 电源、电灯和中间环节
289. AF001 1s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为1C时,电流( B )。
(A) 0.1A (B) 1A (C) 0.001A (D) 10A
290. AF001 电功的大小与通过电器的( B )和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及通电时间的乘积成正比。
(A) 电阻 (B) 电流 (C) 电动势 (D) 电场强度
291. AF002 串联电阻的等效电阻等于各( A )之和。
(A) 电阻 (B) 电阻的倒数 (C) 电流 (D) 电流倒数
292. AF002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阻一个接着一个的连接起来而无分支的连接方式,称为电阻的( C )。
(A) 混联 (B) 并联 (C) 串联 (D) 网联
293. AF002 在电阻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上的( C )之和等于总(C )。
(A) 电流,电流 (B) 电流,电压 (C) 电压,电压 (D) 电压,电流
294. AF003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阻,接在相同的两点之间的连接方式,称为电阻的( )。
(A) 混联 (B) 并联 (C) 串联 (D) 网联
295. AF003 并联电阻的等效电阻的倒数( C )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不一定等于
296. AF003 在电阻并联电路中,各电阻消耗的功率与它的电阻值( C ),且电路消耗的总功率等于各分支电阻消耗的功率之和。
(A) 无关 (B) 成正比 (C) 成反比 (D) 不能确定
297. AF004 导体的电流的大小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而与导体的电阻R成反比,这个关系称为( B )。
(A) 电阻定律 (B) 欧姆定律 (C) 楞次定律 (D) 基尔霍夫定律
298. AF004 基尔霍夫定律适用于( C )以及含有电子元件的非线性电路。
(A) 纯电容电路 (B) 纯电感电路 (C) 直流和交流电路 (D) 纯电阻电路
299. AF004 导体中电流的大小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 B )。
(A) 无关 (B) 成正比 (C) 成反比 (D) 不能确定
300. AF004 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 C )。
(A) (B) (C) (D)